牛东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实践“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乡村生态振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分别启动汾河流域典型村庄污水治理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汾河流域文水县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对全县240个黑臭水体进行治理,采取“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后期管护”的模式,对农村坑塘实施科学谋划,统筹治理;为实现汾河流域文水段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不断提升、稳定达标,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引进牛粪加工生物质燃料项目,实现畜禽粪污全部有效收集处置,显著提升汾河流域水质。
截至目前,我县黑臭水体现已完工116座,治理中41座,未开工83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环委办出台《文水县黑臭坑塘后期管护办法》,加强农村黑臭坑塘后期管护,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一坑一档、一坑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巡查发现-整改销号-督导检查”的整改机制,杜绝返黑返臭现象。
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出台《关于文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关于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的通知》、《沿黄沿汾重点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先后编制印发《文水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文水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2—2025年),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对汾河沿线120米范围内养殖场全部拆除。目前,已清理粪堆294座,配备41部封闭箱式粪污运输车,杜绝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抛洒现象,建成8座分布式粪污预处置站,2座生物质燃料深加工处理中心,每年可处理80万吨粪污。计划再建设2座分布式粪污预处置站、2座生物质燃料深加工处理中心,建成后每年可处理140余万吨粪污,从源头上解决粪污对磁窑河以及汾河的水质污染问题。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养殖场户防污设施配套建设,试点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方式,建立规范粪污“收集—贮存—转运—利用”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等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我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畜禽粪污治理等为重点,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真抓实干,持续推动文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