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关于印发文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文水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文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Q、本《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什么?
A、为及时有效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预防、预警、应对能力。
Q、本《预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A、本预案适用于文水县行政区域内除沙尘天气以外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重点控制和防范区域为文水城区及周边区域、文水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区域。
Q、本《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A、《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生态环境部《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吕梁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吕梁市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吕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文水县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Q、本《预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1)预警的启动、调整和解除
综合研判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臭氧(03)为首要污染物的AQI值、二氧化硫小时浓度等指标,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三级。山西省人民政府、吕梁市人民政府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的发布、调整和解除。
(2)应急响应
对应预警等级,我县实行三级响应:
当收到三级(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响应。
当收到二级(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响应。
当收到一级(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响应。
启动应急响应后实施相应级别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包括健康防护引导措施、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和臭氧污染减排措施。
(3)指挥体系及分工
全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体系由县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县指挥部指挥长由文水县人民政府分管生态环境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县直有关部门、各主要单位、乡镇等共计39家。
县指挥部设重污染天气专家组、督导检查组、应急保障组、宣传报道组。
(4)保障措施
县人民政府将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减排清单修订、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值守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应急工作的联络,并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应急信息和指令的及时有效传达。
《文水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Q、本《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什么?
A、为了防患于未然,健全我县辐射事故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效应对辐射事故,保障全县辐射环境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危害,保护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辐射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Q、什么是辐射事故?
A、辐射事故主要指文水县境内的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者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事件。
Q、本《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A、《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西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吕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吕梁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文水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Q、本《预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一、事故应对
(1)事故分级。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2)预警级别。预警级别根据辐射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预警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预警行动。县指挥部与有关部门视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等。
(4)预警解除。当判定辐射事故隐患已排除时,宣布预警解除。
二、指挥体系及分工
县辐射事故应急指挥体系由县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指挥长,14个县直部门及驻文水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应急综合保障组、现场处置组、技术组、案件侦破组、医疗救护组、新闻报道组。负责县域内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保障措施
辐射事故指挥体系各相关单位应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结合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实际工作需要,做好保障工作:包括资金保障、物资装备保障、通信保障、技术保障、应急能力的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