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3日,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调查监测工作培训班在太原举办。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王治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此次培训围绕林地管理边界划定、国土绿化空间规划编制、草原与荒漠化调查技术要点、国土云平台操作应用及数据库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和实操指导,帮助参训人员准确把握技术规范,提升操作技能。

    培训指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是量化评估森林草原湿地“四库”功能,科学研判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基础工作;是编制规划计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补偿、评估自然保护地建设成效,强化资源执法监管的数据支撑。去年开展的自然资源普查工作已初步构建起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与林草部门协同共建、成果互认、数据共享、应用共管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一张图"和"一套数"基础数据库。今年的调查监测工作将在上一年度变更调查与普查成果基础上,重点对地类变化、资源属性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更新与完善。2025年作为国土变更调查与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两项工作首次同部署、同实施的年度,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重大战略需求。

    培训要求,各市、县林草主管部门及局直相关单位须以系统思维推动调查监测成果与林草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确保年度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与国土变更调查在空间数据、属性指标上实现“双统一”,构建“全域覆盖、动态更新、多方共享”的成果应用体系。具体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要明确总体要求,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针对技术难点成立专项工作组,确保调查监测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二要把握工作范围,做好林草湿地类转入转出的合法合规性审核及相关资源属性的更新工作;三要保证工作质量,落实县级自查、市级审查、省级核查的三级检查机制,落实全过程质量监管,确保成果真实可靠;四要强化保密意识,严格落实国家信息安全制度,建立落实调查监测数据保密管理责任制,确保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