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中欧清洁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现场。范文静摄
9月10日至11日,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中欧清洁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太原召开。来自多个领域的中外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中德地方能源转型,探索中欧在新能源政策、技术方面交流与合作的议题,共话低碳转型绿色未来。省政协副主席张复明出席并致辞。
近年来,中国与欧洲在绿色转型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双边在扩大新能源部署、打造可再生能源友好型电网、推动煤矿区有序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等方面有相似诉求;中国与德国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是中欧绿色合作的典范。作为友好省州,山西与德国北威州同为煤炭资源丰富的传统能源产区,都面临着诸多的转型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山西奋力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勇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非常规天然气年产量超过上百亿立方米。今年7月底,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8%。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山西在热泵技术应用和能效提升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点和示范项目。“十四五”前三年,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9%,降幅居全国前列。
会议期间,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马小龙、德博众能源转型论坛工业项目主任弗兰克·皮特、华北电力大学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志轩等8位嘉宾分别作主题发言,从推动合作及能源企业转型发展视角,为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促进经济绿色复苏、推动可持续增长积极建言献策。
德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葛若海表示:“地方层面的伙伴关系是面对共同挑战,找到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我们坚信,相互学习将会加快我们迈向低碳未来的步伐。”
在两场圆桌讨论中,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皓、道达尔能源亚洲研发副总裁徐忠华等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中德产煤区新能源开发推动经济新动能的挑战和机遇”和“中欧能源企业携手助力地方新能源发展”主题发表精辟见解。(姚毅)
发言摘要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马小龙
实现碳中和 中德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欧盟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重要的手段就是碳交易体系。这个体系开始于2005年,是最大的碳交易体系之一。德国要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这个相对欧盟来讲较为“激进”。2020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做了一个对未来的推演,发现原则上来讲是可行的,虽然代价非常大。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步骤助力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第一,对自身的温室气体减排负责。第二,提出明确的减排目标。第三,利用协会为工业企业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在工业领域,主要提供政策方面的建议和推演;提供工业技术、脱碳技术的整合和输出;当脱碳到最后达不到完全零碳的时候,提供负碳技术的输出。中德合作的平台、标准非常重要。平台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可靠可信,可以实现知识的转移;确立标准则涉及到技术标准、数据标准、计算标准,甚至是对公平看法的标准等。中德都是工业大国,未来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袁进
借鉴鲁尔经验 破解煤炭产业转型难题
过去几年里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煤炭主产区的山西,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亟须直面转型问题。在煤炭产业转型方面,德国鲁尔地区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2018年以前就完成了所有井工矿的关闭,在技术创新、新产业培育、政府政策扶持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我省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环境治理能力等现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煤炭产量大,瓦斯、甲烷、煤矸石等伴生物处理依然是每个煤矿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山西开展了大量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积极推进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矿山的绿色低碳建设,包括关闭一大批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和破坏的煤矿,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些有力的政策。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矿山伴生资源协同利用新模式的研究工作,希望通过生态修复,实现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在整个矿区的清洁利用,促进矿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姚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