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的由来
——民间传说和旧志点滴——
文水城是“凤凰城”,是就古城池的形式和风格而言。当然,谁都没有见过“凤凰”,它只是传说中的“瑞鸟”,象征吉祥。建城的设计者独具匠心,他设计的北门是头,城门往东拐,门外是章多涧河,好象喝河里的水。东、西两门都向南拐,好似两翼双展翅。南门两重都朝南是凤尾。明嘉靖时在县城中心十字路口,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市楼,三层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四角卷舌桃角,名曰《大观楼》。楼下中心有一眼井,据说井内还有金马作镇物,是凤凰的心脏。并在北门外照壁上镶有《凤凰城》三个大字,故称《凤凰城》。
城周有三千垛口,七十二个楼楼(四门四隅重檐高楼八,堞楼六十四)。意取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象征可以多出文人。清乾隆年间,被当时一个叫顾学海的县令拆去六十四个堞楼,并用砖间塞堞眼,据说是嫉怕文水出人,有意破坏文水的“风水”。传说一次他到西山游玩,半夜出来小解,看见东面一片红光,形似凤凰,他想:看起来文水真有些“风水”,以前出了一个武则天,不久不知还出什么贵人,这还了得。一次半夜出来巡城,看见每个小亭(堞楼)都有灯光,又有朗朗的读书声,他嫉恨极了,一气之下,便把六十四个小亭都给拆掉,这样文水的“风水”就全被破坏。
光绪九年的县志上也有这样一段记载:“……自此科名顿衰,十数年无售(中)者。后邑绅整修雉堞照旧,将堞眼拆开,当科即举二人,然亦不若前之鼎盛……”。
这些传说和记载,虽近似荒诞,但也说明在那个迷信时代,人们对“凤凰城”的“风水”迷人之深。
古城池
构成古县城的主体主要有城池、县衙、居民区、买卖商号、寺庙等。当战争武器还没有现代化的时代,城池是每个县城、州府、关隘最主要的防御设施。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城池的建设,为巩固其统治服务。
据旧县志载:“文水古城在县东十里之旧县都(即旧城庄),后魏建文水城,隋唐因之。宋元符间大水,古城沦圮无遗,遂迁城于章多里之南”,即今之文水城。
宋元符七年(公元1101年)薛昌任文水县令时,始建今之文水城,当时为土城。城围九里十八步,高仅三丈,厚亦如之,门壕马路粗备。
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年),守道魏琳修文水城垣,城之四围皆增高四尺。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知县范宣建文水城城门门楼四座。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巡道郭春震檄祁县丞李爵,倍高四尺,建堞台十六座。二十一年知县王一民修东、西二城门,城外围回列垣为蔽,二十三年知县张源澄修堞台四十八座。二十九年知县樊从简补筑城四面,增高三尺,阔一丈二尺。
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北兵犯境,知县郭宗贤及县丞韩登,始以砖石坚修县城,围广如旧,高厚增之。计城高四丈五尺,基阔四丈,顶阔二丈五尺,修重门四:
东曰《瞻太》,表曰《朝阳》。
西曰《清垂》,表曰《环岫》。
南曰《迎薰》,表曰《带汾》。
北曰《望垣》,表曰《拱辰》。
四门四隅为重檐高楼八,堞楼六十四(至此计有大小楼台共七十二座)。壕深三丈,宽四丈,城外垣墙为蔽高七尺。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知县米世发重修城门楼堞,焕然一新。又修复旧断四隅城路各一道,以便登陴。城内墙下新拓马道宽丈余,周围各为垣七尺以捍之。
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知县刘乃桂补修北面雉堞十余丈。各门楼悬匾:
东曰《汾水环流》,西曰《商峰叠翠》。
南曰《南风薰阜》,北曰《北拱紫垣》。
十八年知县王家柱补修东南角楼一座,南面雉堞十余丈,凡大小门楼均为整修。
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81年),知县顾学海拆毁县城堞楼六十四座,并用砖间塞堞眼。后经邑绅整修雉堞,才将堞眼修通。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知县吴起补修城西南角十余丈,并维修城之四隅角楼……
民国年间(公元1912年至1937年),从未再修,城之四角楼虽相继塌毁,然城墙尚坚,四大城门楼仍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公元1937年至1949年),四城门楼和部分城墙几经炮火摧残和拆补。1949年后,为了扩大城镇建设,继而逐渐拆除,现仅存部分土城遗址。
县 衙
古县衙在城内西街路北,东面和书院、学宫(文庙)相毗邻,占地面积最广,为我县历代统治者的行政中枢。旧县志载:县署在城西街,中为堂,匾曰“承天司牧”,堂五楹(间),左一楹存黄册(上谕、政令、人事等档案),右一楹存铺陈(排班执事)。赞政厅在堂左,会计厅在堂右。东西分列六曹(即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相当于现在的民政、财政、教育、公安、司法、建设等局)。甬路中为戒石坊,前为仪门(三楹、中仪门、左右分角门)。东角门左为钟楼火药库,右东为土地马神祠、赞候(萧河)庙。角门下为东西廊房,左有仓、右有狱。正南为谯楼大门,匾曰“文水县”,大门左旌善亭、右申明亭。堂后左为帑藏库(银库),右为銮驾库(官员出行的车辆銮驾)。北曰后乐堂,堂后为知县宅,楼、榭、庭、厦、塾、圃。宅东为寅宾馆,东西各有吏廨(吏员办公之地),在六曹之后。以上修建年月详不可考,大略肇■(始建于)宋元符间县令薛昌肇……“。(历代累有修葺、从略)。……”……至康熙九年知县傅星重加修饬,以宅西空地为马厩菜圃,……同治六年知县邵正寅重修大门谯楼并马厩围墙“。
民国期间谯楼、旌善亭、申明亭等附属设施虽已无存,然大体规模经民国一直沿袭至1949年。县衙西为典史宅(典史相当于今法院院长)如今公安局、法院所在地。
文庙(古学宫)
文庙是新中国成立前县城内形式讲究、建筑宏伟,且为历代统治者所最重视的建筑设施。明、清以前为生徒肄习之所,有“选生徒就学,朔望(初一、十五)肄讲”之制。明代“书院”始建、替代“学宫”。文庙成为专供春秋祭孔和游人观赏凭吊的场所。旧志:“学宫在县治东,宋元符间建。中为先师殿五楹(挑角斗拱、明柱排厦,内祀“大成至对老远师”孔子、四圣、四陪牌位和七十二哲“贤人”名录),东西分别两庑(类以现在宿舍)各十七楹。前为戟门三楹,外有泮池(学宫标志)阔三丈余,旁为名宦乡贤祠各三楹,南为棂星门。(以上为前面孔庙部分概貌);殿后有明伦堂五楹(类似现在的礼堂,民国时期县议会曾在此召开);堂后有敬一亭(堂侧有神厨、馔室,后废),翼以(即在东西两面建有)进德、修业二斋各五楹(类似现在的教室、班次:明代学通四书而未通五经的在敬德学习;一年半至二年兼通五经后到修业深造,就可以准备科举应乡试了),联以号舍各四楣(后废),中为仪门,东、西为角门……明伦堂东为教谕斋,迤南为训导宅二(教谕、训导原系学宫教官,明朝中叶以来便为行政领导了。相当于现教育局正副局长。主要主持祭祀与生员会考等,有时也赴书院讲学)。(以上为大成殿后面的学宫部分)。
“历稽修建年月,大略自元符间县令薛昌肇创……”。自金天德三年,经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补建,旧志记载甚详,仅摘其要于后:……“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马斯和改建棂星门为坊表三楹(挑角斗拱、石柱脚、石座底牌楼)。上题曰《万代瞻仰》(上面曾有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傅山竖写的《文庙》二字牌匾一幅。)……清顺治十八年知县王家柱于文庙前创建聚奎坊二座(当街建起两座牌楼,木结构、挑角斗拱、石柱脚、座底,行人车马从牌楼下通行。东一座上题《德配天地》,西一座上题《道冠古今》)。……光绪八年(1882年)文庙前后皆倾圮太甚,知县杨恩溥劝捐重修,邑绅刘师亮等董其事,……改建礼门、义路、”盘龙壁“(临街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彩色琉璃盘龙照壁,照壁东西的挑角门楼上书有“礼门”“义呼”),大成盘月台新构栏杆石,明伦堂左右新修两角门……,整旧增新无殊创建……。”
可见在民国时期和五十年代人们看到的“文庙“,是历代陆续修葺和完整保存下来的。该建筑于1970年至1971年间拆除。
“武陵书院”
“书院”为我县的县学,类似“学宫”,均为科举的预备场所,书院始兴,学宫也就自行废弛了。入学者皆系生员(秀才),是我县唯一的学府。旧志:“书院在县治东,旧有基址,创建未详(大约始建于明嘉靖时期)。道光二十二年知县刘祖焕重修内院正庭五楹,为山长(相当于校长)下榻之所。东西房各三间;中有讲堂三楹,外院东西房各三间,门庭三楹;院后河伯庙一所,正殿三楹,东西房各门间为生童肄业地。咸丰十一年知县黄宜之筹资重修层宇,于正庭后创建厨院一所,大门一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兴学堂”,改为“文水两等学堂”,扩建西院一所。1949年后为“西街完小”所在地,五十年代西街完小西院中厅,仍悬有“武陵书院”的大幅横匾。
庙 宇
古县城建筑的特点,除了为军事防范而修筑的城池外,则是为了灌输封建礼教、神权迷信,维护其封建宗法统治的县衙和庙宇。除孔庙外,五十年代初保存下来规模较大的建筑,还有南街的东岳庙、简子庙。西街的西岳庙,北街的二郎庙。这些建筑都附有乐楼,为当时群众观赏演出的场所,也曾一度作为举行集会的场所。其次在东北隅的有:
大关庙、城隍庙、马王庙、正念寺、娘娘庙、三官庙、后土庙、牛王庙。
在东南隅的有:
小关庙、鲁班庙、观音阁。
在西南隅的有:
真武阁、观音堂、大士庙。临街和路北孔庙对过的“奎星楼院”,原属孔庙的附属设施,但却颇具规模。挑角门楼,东西两进院,奎星楼在一进门东院的南面,可以拾阶登临。五十年代初期楼虽然已经不在,但两院却基本完整,曾为我县“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所占。
在西北隅的还有:
太子寺、目爷庙、白衣阁、黑虎庙、吕祖庙。文庙东的文昌阁,原也是文庙的附属设施,别具风格。上有清代大书法家祁隽藻撰书的“天下大文章源从孝友,古来名将相气应星辰。”的木雕对联。
民国初年在城东北隅曾有“孤老院”和“养济院”的遗址,但只有传说并无资料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