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到村工作大学生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到村工作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第一线的排头兵,西槽头乡围绕教育培训、帮带培养、实践历练、考核管理方面,健全到村工作大学生培养管理制度,让青年人才融入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唱响青春之歌。

坚持把教育培训放在第一位,综合运用各类阵地和平台举办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增强担当意识、砥砺担当能力、提升担当自觉、树牢理想信念。乡党委主要围绕基层党建、壮大集体经济、农村“三资”管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方面内容组织开展多次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到村工作大学生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服务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到村工作大学生座谈会,交流研讨,总结工作经验,汇报分享成果,在增强本领的同时互学互鉴,促进友谊。

西槽头乡党委根据到村工作大学生个人专业、兴趣爱好等特点,深挖个人优势,逐人分析研判,科学合理确定锻炼岗位,将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分别安排到“五办一站两中心”重要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发挥专长,增强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入村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三级帮带”机制,为他们传授亲身经验、工作方法,实现由校园向工作岗位、由学生向基层工作者的转变。干部帮带工作,实行“周内汇报,旬中研讨,月末总结”的工作制度,逐步提高到村工作大学生独立处理工作问题、解决群众困难的能力,帮出实效,育出真才。

坚持实践锻炼,在担任村委主任助理期间,要求做到“三个一”:走访一遍农户、做好一次调研,写好一本笔记,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问题,在交流思考中分析对策,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水平较高、学习领会政策较快的优势,积极参与村级治理、学习宣传政策、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助推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做理论政策的“传播者”,做帮扶致富的“领头人”,做基层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主导者。

西槽头乡对每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建立了成长工作档案,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工作实绩、考核奖惩等信息。严格考核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将日常出勤、工作总结记录质量、办实事数量等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以实绩衡量,用成绩说话,强化制度约束,增强到村工作大学生担当意识,助推年轻干部规范履职、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