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8 09:15 大 中 小 来源: 县委组织部组织室
文水县刘胡兰村是革命烈士刘胡兰和刘胡兰精神的诞生地,2021年12月入选中组部、财政部,首批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近年来,刘胡兰村借助试点建设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建设,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改善村容村貌,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路。
选优配强班子,筑牢振兴根基。坚持建强红色村党组织,把“双好双强”的优秀人员选入村“两委”班子,配备村“两委”干部8名,摸排挖掘乡土人才74名,确定“两委”班子后备力量10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2名,点燃红色村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2022年刘胡兰村党支部被吕梁市委评为市级“五个好”农村党组织。
强化队伍培训,夯实基层力量。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赴西柏坡等革命老区学习红色教育基地经验,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观念。
提升阵地建设,强化服务能力。以集约化形式,整合村内资源,对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规范设置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建工作室等10余个功能室,各功能室常开常新,已成为最贴近党员、群众的服务站点,成为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活动阵地。
挖掘红色宝藏,与刘胡兰纪念馆合作,对刘胡兰烈士的事迹进行全面梳理,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及历史文物,并对村内红色文化进行系统普查,丰富乡村红色文化宝库。
讲好红色故事,有效整合各类宣讲资源,成立“刘胡兰精神”宣讲团,书记带头讲、干部跟上讲、党员主动讲、群众志愿讲,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观看革命教育纪录片,编排《刘胡兰烈士就义》情景剧等,拓宽红色故事传播渠道。
打造红色区域,以“刘胡兰精神”为主题,借助村内保存完整的古村落,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学习区,陈列刘胡兰烈士生平事迹及画像,设立学习讲堂,收集村民捐赠的图书、伟人画像、书法作品等20余件红色文物,打造可看、可听、可体验的红色教育阵地。
盘活资源,焕集市新颜。考虑到原村集贸市场场所破旧、设施老化,刘胡兰村借助红色美丽村庄项目资金,对集贸市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建成整洁有序、安全放心的商品集散中心,集贸市场“焕发新颜”,成功吸引12户商户进驻。2023年村集体租赁费收入5.6万元,2024年预计租赁费收入达1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发挥优势,建展销平台。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通过“党建+产业+电商”模式,精心打造占地70平方米的刘胡兰村英雄家乡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集中展销村内及周边企业白酒、醋、牛肉、沙棘饮品、豆腐制品等30多种特色农特产品,具备仓储、展示、配送、品鉴、直播、体验等多种功能,已形成综合性村集体经济展销平台,2024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带动村民致富增收32万元。
打响招牌,扬英雄之名。利用红色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建成“数字乡村”数字化平台,增设5个数字大屏,通过“村企合作”方式,宣传红色文化和特色农产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农产品展销会,邀请游客和消费者亲身感受“英雄家乡”的魅力,打响“英雄家乡”品牌,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7.33万元,2024年预计收入可达48.4万元。
优化环境,打造宜居新村。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塑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不断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对刘胡兰村英雄路周边区域进行改造升级,打造110米的红色文化墙,购置64个花箱,增设44个垃圾桶,并对100余米损毁严重的道路予以修复,切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让“红色名村”成为“模范新村”。
办好实事,凝聚民心民力。激发党员群众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借助“胡兰先锋码上到”微信小程序,实行“群众点单、组织下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累计办理实事103件;通过免费“爱心餐”,为困难群众修缮房屋、申领养老保险等,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走深走实。
丰富活动,点亮乡村文化。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党支部连续五年组织举办“村BA”篮球大赛,各地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近千名;将“七一”建党文艺汇演作为年度文化盛会,把胡兰元素融入其中,邀请50多支演出团队共200余人参加表演,极大激发了群众传承“刘胡兰精神”的思想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