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政办发〔2024〕20号
文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文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安排部署,根据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及《山西省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加快补齐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短板,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以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国家和山西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文水县“三农”工作实际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推动解决农业农村突出问题,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为核心,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找差距、抓落实”的基本思路,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管理以及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真抓实干,持续推动文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坚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系统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宜的治理技术和模式,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坚持强化监管,依法治污。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坚持日常巡查、专项督导等工作机制,健全发现问题、交办任务、跟踪问效、检查落实的责任链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日常环境监管、执法检查等执法行动中,依法严厉惩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坚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调动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责权清晰、监管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实施期限
实施范围为文水县全域,辖7镇5乡158村,即凤城镇、开栅镇、南庄镇、南安镇、刘胡兰镇、下曲镇、孝义镇、南武乡、西城乡、北张乡、马西乡、西槽头乡,总面积1068.57平方公里。实施期限为2024—2025年。
二、主要目标
到2024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56%,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垃圾实现100%有效收集、无害化处置;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持续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基本健全。
到2025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持续提高,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实现“长治久清”,省级监管清单中的农村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县98%以上自然村,垃圾分类有序开展;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持续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积极助力磁窑河等重点水体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绿色转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促进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动态更新农村黑臭水体清单。结合遥感卫片分析和群众举报问题等,常态化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或返黑返臭的水体,及时纳入相应监管清单有序安排整治,加强动态管理。
系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优先整治面积较大、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影响流域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的农村黑臭水体,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针对刘胡兰镇、南庄镇、西槽头乡、北张乡等乡镇所辖村庄黑臭水体数量多且单个水域面积大的区域,重点开展治理。积极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开展黑臭水体成因分析,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系统性治理措施,实现“标本兼治”。对垃圾坑、粪污塘等淤积严重的水体开展底泥污染调查评估,采取必要的清淤疏浚措施。对清淤产生的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通过绿化等方式合理利用,禁止随意倾倒。根据水体的集雨、调蓄、纳污、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优先选择采用资源化、生态化治理措施,对于季节性断流、干涸水体,慎用浮水、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滞留、缓流水体,可采取水系连通等措施。鼓励黑臭水体治理与村庄景观建设相结合。严控将水体“一填了之”。到2025年,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实现“长治久清”,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整治。
推动黑臭水体治理“长治久清”。建立完善的黑臭水体管护体系,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逐步纳入河长制工作考核。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压实部门责任,实现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建立县级监督、镇级实施、村民参与机制,各乡镇建立专门的水域坑塘管护队伍,对整治过的坑塘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坑塘维护、坑边垃圾和水体漂浮垃圾清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结果和整治进展及时向社会公开,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排查结果、整治情况监督举报。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第三方机构参与治理和运行管护。
(二)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规划。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供水、改厕、河道整治、农房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文旅开发、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的有效衔接。建立年度农村生活污水重点治理村庄清单并动态更新。结合村庄规划,以人口集中的乡镇政府驻地或中心村、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城乡结合部、位于重点湖库周边或水质需改善水体的汇水范围的村庄,生活污水乱倒乱排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等六类村庄作为治理重点。2024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并按年度实施。根据农村区位条件、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常住人口数量及分布、污水实际产生量、集中收集难易程度、排水去向、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合理规划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布设管网,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在马西乡和西槽头乡合理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分区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和技术。坚持“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利用为先、生态循环,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的基本思路,立足文水农村实际,分阶段对农村生活污水应管尽管、应治尽治、应用尽用。对于靠近城镇且具备条件的村庄,可协调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对于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可采用污水处理标准严格的高级治理模式;对于人口规模大、居住集中、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采用单个或多个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的常规治理模式;对于布局分散、人口规模小、干旱缺水的非环境敏感区域,建设卫生旱厕或三格式化粪池,对粪污无害化处理,在杜绝化粪池出水直排、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结合果园、菜园、林地、农田等水肥需求和村庄生态景观建设等,就近就地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于尚未开展厕所改造且污水无法实现集中处理的村庄,探索采用三格化粪池+庭院利用模式,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一批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
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加强粪污收集利用体系建设。明确粪污抽取、转运、贮存的责任主体,确保粪污满了有人掏、有设施处理或利用。已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村庄,厕所粪污去向难以解决的,纳入重点治理村庄清单,优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暂时无法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应建立厕所粪污收集、储存、资源化利用体系,避免化粪池出水直排。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预留后续污水治理空间。
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运行管护机制;将设施运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强化建设运维资金、用地用电及相关政策等保障。鼓励探索充分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与城镇污水处理、城乡供水、产业园开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项目整体打包,采取城乡统筹,“肥瘦搭配、以丰补歉”方式谋划项目。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的评估监督以及相关工程设施的质量监管。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鼓励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的现象。积极引导村民以适当方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项目方案设计、过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成效监督。
有序推进非正常运行设施分类整改。建立不正常运行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清单,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分析原因、制订计划,原则上在列入整改清单后2年内完成整改。对缺乏管护和运维资金保障等长效机制的,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及措施;对因村庄污水产生量极低或锐减等原因导致设施无必要运行的,依法依规有序退出或根据实际需要将设施移至其他区域利用;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的,加快推动收集系统建设。2025年底前,纳入整改清单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完成整改。
(三)清理整治农村生活垃圾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按照交通便利、便于作业的原则,科学配置村庄收集点、乡镇转运站及各类运输车辆,优化运输路线;强化保洁队伍建设,配置保洁人员清理零散垃圾。完善日常巡检机制,严厉查处在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小微水体、黑臭水体及河流沿岸随意倾倒、填埋垃圾行为。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实现100%有效收集、无害化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县98%以上自然村,垃圾分类有序开展。
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多措并举宣传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村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方式,并对村民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实现源头减量。在不便于集中收集处置农村生活垃圾的地区,针对村庄规模小而散的山区,可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元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如反应器堆肥技术、堆沤还田技术等设施,探索符合本县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
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村民自治组织为纽带,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群众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动员群众共同谋划,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方法制定、垃圾收集点(站)选址等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动员群众共管环境,制定村民环境卫生行为准则或将有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义务。动员群众共评效果,建立环境卫生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组织村民对垃圾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推进工作成果群众共享,通过建立积分制、设立“红黑榜”等多种方式对农户进行激励,结合实际对工作情况较好的保洁员、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庄给予奖励。
(四)综合治理种植业面源污染
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实施科学施肥,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依法落实化肥使用总量控制。改进施肥方式,推广应用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积极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推进畜禽粪肥、秸秆和种植绿肥等有机肥资源利用。以下曲镇、北张乡和西槽头乡为重点,实施五千亩绿色低碳高质量种植示范工程。培育扶持一批科学施肥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持续升高。
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推进科学用药,鼓励和推广使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示范应用,在粮食作物主产区、经济作物主产区设立绿色防控示范点,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科学精准施药技术,提升施药器械装备水平。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持续升高。
加大农田退水治理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建设,通过渠系改造、土地平整等方式,优化农田退水渠道,因地制宜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充分利用农田周边退养鱼塘、废弃坑塘建设生态湿地,构建农田退水排放生态缓冲区,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氮磷物质。鼓励重要农田退水口的耕地转变种植类型,通过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对于氮、磷吸附作用较强的作物。磁窑河、文峪河、汾河河道沿岸100米范围内农田禁止施用化肥、农药。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快建设秸秆储存基地,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秸秆饲料收贮、加工、存储、利用形成完整链条,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落实严格的农膜管理制度。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禁止企业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依法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大力推进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扶持建立一批农用残膜回收网点、加工企业,积极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多种方式,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健全完善农用残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补偿机制,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机制,协同推进农用残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建设,推动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落实回收责任。建立健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监测评估。到2025年,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85%。
(五)依法开展养殖业污染防治
科学调整畜禽养殖布局。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规定。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根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确定畜禽养殖规模,促使种养业在布局上相协调、在规模上相匹配。充分考虑农户实际及生产生活习惯,科学引导超过土地承载能力的地区和规模养殖场逐步调减养殖总量,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积极探索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集检验检疫、种畜研发繁育、人畜分离养殖示范、技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园区,指导养殖户通过自养、合养等方式在园内集中养殖。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采用新型生态养殖技术。
完善粪污“收集—贮存—转运—利用”体系。持续完善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畜禽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粪污处理。逐步引导小型养殖场(户)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设备。有序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二期),在南安镇西社村、西城乡东城村建设2个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置站,同时购置吸粪运输一体车、田间撒粪车、封闭箱式粪污运输车以及喷粪转运车。培育壮大一批运行好、模式新的专业粪肥处理服务队、收运公司及粪肥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逐步形成“农户收集、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的运作模式。依托信息管理平台,规范粪污台账记录,建立养殖场户清出量、粪污经纪人转运量、中转站收储量和终端利用量四方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确保粪污去向可追溯。
畅通粪肥供需渠道。以玉米、牧草、杂粮、薯类为重点,结合温室大棚蔬菜,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以南安镇周边3万亩梨园和下曲镇种植大户为试点,结合作物需肥量和种植户意愿,在田间建设小型防渗粪肥贮存池,加强粪肥资源向需肥农田的转移和利用。以下曲镇、北张乡和西槽头乡为重点,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还田利用土地提质工程,推进农牧一体、全量循环。以下曲镇北辛店村为核心,实施绿色智慧特色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开展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试点,探索低成本、低风险液体粪肥还田技术。
拓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渠道。鼓励牛粪生产土壤改良剂、生产蘑菇、蚯蚓养殖基质等肥料化利用。依托扶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喜洋洋有机肥厂等企业,推动牛粪生产生物质颗粒等能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探索制氢、沼气、生物天然气等能源化利用方向,推动资源化利用向多样化精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严格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规范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填报,建立健全“一场一档”管理清单,摸清各乡镇、各村养殖场户底数。建立养殖场台账管理清单,明确畜禽种类、设计规模、常年存栏量、设施配套、各村规模以下养殖户数量、对应中转站位置等,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对设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依法严格监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以及粪肥超量施用污染环境等环境违法行为。
推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严格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严禁非法使用药物。推进养殖尾水综合治理,以苍儿会镇二道川村为重点,加快渔业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应用。加强养殖尾水监测,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依法加大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四、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共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垃圾收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18项工程,预计投入资金22.95亿元。详见附件2。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县负总责、乡镇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县直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污染治理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督导评估,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和政府负责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结合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清单和台账,定期报送调度表。发挥党员干部、乡村能人等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带领村民参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二)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统筹政策资源,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科技等方面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给予支持,保障重点任务实施。加大国家农村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等资金争取力度。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与动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形成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
(三)突出农民主体
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绵绵用力,成风化俗。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助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引导培育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畅通公众环保监督渠道,推动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四)强化监测监控
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持续推进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结合环境监测工作,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情况、污染物去除效果,并对设施正常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对国家监管清单中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每年至少对透明度、溶解氧和氨氮3项指标监测1次。在典型灌区开展农田灌溉用水和出水水质监测。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执法监测。
(五)强化监督考核
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作为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健全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机制,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控源截污措施实施效果以及长效管护机制运转情况进行抽查。加强常态化调度评估,对工作滞后或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地区明确整改要求,督促整改到位。对污染问题严重、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进行严肃问责。
附件:1.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2024—2025年)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分解方案
2.重点工程项目
附件1
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分解方案
一、主要指标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2024年达到56%,2025年持续提高。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各乡镇
2.农村生活垃圾2024年实现100%有效收集、无害化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县98%以上自然村,垃圾分类有序开展。
牵头领导:王金钟
牵头单位:县环卫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3.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持续提高。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2025年达到90%以上。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2025年稳定达到98%以上。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2025年达到90%。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1.建立黑臭水体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或返黑返臭的水体,及时纳入相应监管清单有序安排整治,加强动态管理。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各乡镇
2.针对刘胡兰镇、南庄镇、西槽头乡、北张乡等乡镇所辖村庄黑臭水体数量多且单个水域面积大的区域,重点开展治理。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刘胡兰镇、南庄镇、西槽头乡、北张乡
3.建立县级监督、镇级实施、村民参与机制,各乡镇建立专门的水域坑塘的管护队伍,对整治过的坑塘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坑塘维护、坑边垃圾和水体漂浮垃圾清运。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各乡镇
(二)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4.综合考虑农村区位条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常住人口数量及分布、污水实际产生量、集中收集难易程度、排水去向、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理等治理模式或模式组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
牵头领导:王金钟、宋国刚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住建局按职责牵头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5.在马西乡和西槽头乡合理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牵头领导:王金钟、宋国刚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住建局按职责牵头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马西乡、西槽头乡
6.积极开展一批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
牵头领导:王金钟、宋国刚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住建局按职责牵头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7.已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村庄,厕所粪污去向难以解决的,纳入重点治理村庄清单,优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暂时无法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应建立厕所粪污收集、储存、资源化利用体系,避免化粪池出水直排。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预留后续污水治理空间。
牵头领导:王金钟、宋国刚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住建局按职责牵头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8.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将设施运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强化建设运维资金、用地用电及相关政策等保障。
牵头领导:王金钟、宋国刚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住建局按职责牵头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9.建立不正常运行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清单,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分析原因、制订计划,原则上在列入整改清单后2年内完成整改。2025年底前,纳入整改清单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完成整改。
牵头领导:王金钟、宋国刚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住建局按职责牵头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清理整治农村生活垃圾
10.在不便于集中收集处置农村生活垃圾的地区,针对村庄规模小而散的山区,可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牵头领导:王金钟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11.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元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如反应器堆肥技术、堆沤还田技术等设施,探索符合本县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
牵头领导:王金钟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县财政局
(四)综合治理种植业面源污染
12.改进施肥方式,推广应用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13.积极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推进畜禽粪肥、秸秆和种植绿肥等有机肥资源利用。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14.以下曲镇、北张乡和西槽头乡为重点,实施五千亩绿色低碳高质量种植示范工程。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下曲镇、北张乡、西槽头乡
15.培育扶持一批科学施肥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16.推进科学用药,鼓励和推广使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示范应用,在粮食作物主产区、经济作物主产区设立绿色防控示范点,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17.推进科学精准施药技术,提升施药器械装备水平。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18.加快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建设,通过渠系改造、土地平整等方式,优化农田退水渠道,因地制宜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充分利用农田周边退养鱼塘、废弃坑塘建设生态湿地,构建农田退水排放生态缓冲区,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氮磷物质。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19.鼓励重要农田退水口的耕地转变种植类型,通过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对于氮、磷吸附作用较强的作物。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20.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快建设秸秆储存基地,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秸秆饲料收贮、加工、存储、利用形成完整链条,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技术新模式。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21.大力推进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扶持建立一批农用残膜回收网点、加工企业,积极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多种方式,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22.健全完善农用残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补偿机制,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机制,协同推进农用残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建设,推动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落实回收责任。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五)依法开展养殖业污染防治
23.科学引导超过土地承载能力的地区和规模养殖场逐步调减养殖总量,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4.积极探索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集检验检疫、种畜研发繁育、人畜分离养殖示范、技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园区,指导养殖户通过自养、合养等方式在园内集中养殖。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5.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采用新型生态养殖技术。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6.持续完善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畜禽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粪污处理。逐步引导小型养殖场(户)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设备。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7.有序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二期),在南安镇西社村、西城乡东城村建设2个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置站,同时购置吸粪运输一体车、田间撒粪车、封闭箱式粪污运输车以及喷粪转运车。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8.规范粪污台账记录,建立养殖场户清出量、粪污经纪人转运量、中转站收储量和终端利用量四方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确保粪污去向可追溯。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9.培育壮大一批运行好、模式新的专业粪肥处理服务队、收运公司及粪肥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逐步形成“农户收集、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的运作模式。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30.以南安镇周边3万亩梨园和下曲镇种植大户为试点,结合作物需肥量和种植户意愿,在田间建设小型防渗粪肥贮存池,加强粪肥资源向需肥农田的转移和利用。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南安镇、下曲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31.以下曲镇、北张乡和西槽头乡为重点,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还田利用土地提质工程,推进农牧一体、全量循环。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下曲镇、北张乡、西槽头乡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32.以下曲镇北辛店村为核心,实施绿色智慧特色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开展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试点,探索低成本、低风险液体粪肥还田技术。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下曲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33.依托扶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喜洋洋有机肥厂等企业,推动牛粪生产生物质颗粒等能源化利用项目建设。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34.探索制氢、沼气、生物天然气等能源化利用方向,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向多样化、精细化、产业化发展。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35.规范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填报,建立健全“一场一档”管理清单,摸清各乡镇、各村养殖场户底数。建立养殖场台账管理清单,明确畜禽种类、设计规模、常年存栏量、设施配套、各村规模以下养殖户数量、对应中转站位置等。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36.对设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依法严格监管。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37.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以及粪肥超量施用污染环境等环境违法行为。
牵头领导:宋国刚
牵头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38.推进养殖尾水综合治理,以苍儿会镇二道川村为重点,加快渔业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应用。加强养殖尾水监测,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依法加大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牵头领导:贺向亮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
附件2
重点工程项目
【文字解读】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关于印发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关于印发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视频解读】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关于印发文水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