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口这坑塘别提了!简直没法看!”提起过往,村民们直摇头,“垃圾、牲口粪便全往里倒,夏天蚊子嗡嗡、臭气熏天。你再瞅现在!垃圾没了,水清亮亮的,荷花开得正旺,岸边花草缤纷,还添了小凉亭和健身器材。几年前的臭水坑,如今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儿!吃完饭遛弯、下棋、唠嗑……日子越来越舒坦!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文水县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的结果,更是文水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的成果。

坑塘,是乡村重要的水源地,承担着灌溉、养殖等基础功能,也是维系乡村生态平衡的绿肺,更是提升村容村貌、营造宜居环境的重要载体。然而,如何确保其永续清流?这离不开法治约束和司法守护。文水法院主动扛起“守护者”的旗帜,打通“生态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织密法网,严防污染反弹。

7月8日,文水法院联合县生态环境局,由院党组成员武锐带队,刘胡兰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南庄人民法庭干警及环保执法人员参与联合工作组,深入各村坑塘现场,打响了巩固坑塘改造成果的“保卫战”。

干警们仔细查看坑塘水质及周边环境后,在每一处坑塘的显著位置,悬挂《禁止污染水体令》。这份禁令以法律之名,向所有人宣告:严禁向坑塘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弃物等任何污染物,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为坑塘筑起一道坚实的司法屏障。干警与环保执法人员变身“普法宣传员”,向村民们耐心讲解保护坑塘水体的重大意义。用通俗的语言,科普水体污染涉及的法律知识,并以案释法,引导大家从“旁观者”变为“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