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胜锣鼓”是流传于文水县西槽头闫家社一带的一种打击乐。其产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最初借用敲击锣鼓惊吓野兽防止糟蹋庄稼,之后婚丧嫁娶时也以此方式表达内心情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原始的打击乐。
唐朝佛教盛行,据传,唐代开元时期,闫家堡一带建起了一座寺庙,取名福胜寺。福胜寺的印度梵音与当地土生土长的民乐相互交融后,又因其主创者乃当地福胜寺的两位长老,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福胜锣鼓”,它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浓郁地方特色。
福胜锣鼓最初由“狗咬狗、刹朝令、将军令、步星斗”四部分组成。狗咬狗,像口技一样模拟人喊狗叫,声音惟妙惟肖;刹朝令,刹是古刹宝寺的刹,表示一种寺庙,音乐有朝拜寺庙的意思,表演起来庄重热烈;将军令,与古代的军事有关,一般是打仗得胜归来的欢迎曲目;步星斗,原为僧人踏着日月星辰方位边走边舞的形式,音乐优雅舒适,和风细雨扑面而来。
采用的乐器有:大鼓、小鼓、铙、钹锣等。表演时讲究单击、双击、滚击、边击等技巧。或模仿人呼狗吠,或虚拟风雨雷电,或渲染欢庆场面,或表现宗教活动,再配以四方阵、半月阵、圆月阵、井字阵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阵势变化,达到乐与舞的完美结合,痛快酣畅地渲泄着内心或豪放或婉约或热烈或庄严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或粗犷或细腻或肃穆或诙谐的风格特色。
北宋时期,闫家社人周天庆金榜夺魁,乡亲们用最美的锣鼓音乐,夹道欢迎本村骄子衣锦还乡。在周天庆的提议下,福胜锣鼓四部曲更名为:欢天喜地、合家团圆、凯旋而归、平步青云,合称“状元过街”。
清末,文水民间求雨接麻衣仙姑时,闫家堡还属于汾阳县管辖,其受邀跨县与文水岳村鈲子、桥头大鼓一起,作为迎祀队伍的主力军,活动最为鼎盛。
抗战时期,我方武装力量重创日寇。闫家社人欣闻捷报,勇敢地敲响福胜锣鼓,将胜利的喜讯广为传播。1953年正月,闫家社举行首届福胜锣鼓大赛,村民们通宵达旦狂欢不已,从此定下了每年正月赛鼓的习俗。文化大革命期间,福胜锣鼓遭到毁灭性打击。
1980年,文水县文化部门开始挖掘、抢救。1992年,闫家社村民自发组织“福胜锣鼓队”。
2007年,邢振环、邢振业、杨福元、闫世恒、张建等被确定为传承人。他们拉起了一支平均年龄70多岁的队伍,成立了“闫家社福胜锣鼓”艺术团。几年来,艺术团深入挖掘传统鼓艺,致力培养年轻传人。闫家社村委作为申报单位,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
2008年,重生的福胜锣鼓以全新的风姿首次亮相,出现在“第二届中国艺术新秀大赛”山西赛区的舞台上,《中国音乐报》以“用生命敲响音乐最强音”为题报道了福胜锣鼓的参赛情况。
2011年,福胜锣鼓申报省级非遗代表作获得成功,列入第三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完成了《福胜锣鼓》邢振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福胜锣鼓是宗教文化和农耕文明相互碰撞迸出的灵感火花。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它汲取了黄土风情的精髓,受到了祈雨民俗的熏陶,兼容了多种艺术的优点。它是当地历史变迁的见证,它是文水人民坚定信仰和美好希望的寄托。它对研究文水古代的宗教、文化、艺术、民俗、铸造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文水民间艺术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