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戏,表演时,由演员在白色幕布之后,操纵各式各样的平面人偶,通过灯光投影到白幕之上,并配之以打击乐和管弦乐,伴之以唱腔、道白,让观众隔着幕布欣赏到有声有色的戏剧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因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布景、道具等均是民间艺人通过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又名“皮影戏”。

  史载,战国时期,子夏曾在文水效仿先师孔子开坛讲学。夜晚,他在月光下讲学时,为了吸引听众,发明了一种形象生动的授课形式——“影乐教”,寓教于乐,深受众人喜爱,称为“月影”或“月调”,这就是郑家庄灯影戏的起源。由此看来,郑家庄灯影戏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堪称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唐朝,郑家庄灯影戏进入宫廷,成为皇族爱不释手的玩物,这一幕多次出现在《大明宫词》中。千百年来,文水灯影戏一直长盛不衰。明清达到鼎盛时期。

  郑家庄灯影戏融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为一体,她博采众长,在剧本创作、唱腔伴奏、皮偶制作、表演风格等方面都独具文水特色。

  郑家庄灯影戏吸收了“碗碗腔”和文水“狄青花儿鼓”、“福胜锣鼓”、“混秧歌”、“三弦书”、“跌杂则”以及晋剧中路梆子的艺术风格,形成独树一帜的板式唱腔,分四种:平板、流水、介板、滚白。乐器:胡琴、二胡、鼓子、阴阳板、马锣、小鼓、铙钹、梆子、碰钟等。胡琴、阴阳板、碰钟就是郑家庄灯影戏别具一格的乐器。

  皮偶和道具借鉴了文水民间剪纸的艺术特点,风格大方,手法夸张。人物造型逼真,玲珑剔透,主竿安于肩部,更便于操作;布景道具刻工精细,色彩华丽。

  山西灯影戏分纸窗灯影戏(采用麻纸糊窗作舞台)和纱窗灯影戏(采用白纱蒙窗作舞台)。郑家庄灯影戏属纱窗灯影戏。相比纸窗,纱窗不易损坏、透光性好,表演突破性提高。因此,郑家庄灯影戏影像清晰、立体感强。

  郑家庄灯影戏班由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组成。其中,操耍皮偶的称为“前窗”,乐队俗称“后场”,艺人们都有操纵皮偶、乐器伴奏和唱念做打同时兼顾的本领。

  唱词道白归韵以文水方言为主,吐字清晰,琅琅上口。演出时,前窗将皮偶紧贴屏幕,通过皮偶肩部的一根竹签支撑其全身,再操作皮偶双手处的两根签子,使其表演各种动作,同时兼顾说唱。后场吹拉弹唱、插科打诨。还专门设立了一名司唱,专注于演唱剧目。

  清末,因地方官府禁演影戏,导致文水灯影行业衰落。民国初,邢云贵(艺名狗大王)创建“郑家庄灯影班”,文水灯影戏再度兴起,但因兵荒马乱,后灯影班解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政府的重视,文水灯影戏重新活跃起来。1948年,郑家庄成立新郑剧团(文水县晋剧团前身)。“文革”时,灯影艺术再次遭受冷遇。1978年,在文水县文化馆的支持下,郑家庄灯影艺人马伯礼重组“郑家庄灯影班”,使这一濒危剧种得以延续。2013年,被文水县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文水县佰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郑家庄灯影戏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2017年,郑家庄灯影戏入选吕梁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家庄灯影戏是文水历代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灵感结晶,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她融音乐、文学、美术于一体,集电影、动画、表演于一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气息。她是当地历史人文和风情民俗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抢救和保护这一濒危的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研究民间艺术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