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 主题: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 访谈时间: 2023年03月14日
  • 访谈嘉宾: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处处长赵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处长曾波
  • 访谈简介: 国家发改委近期推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典型经验,山西推动绿色发展,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相关做法位列其中。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自2017年以来,山西就展开了对汾河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的治理。
访谈摘录:

国家发改委近期推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典型经验,山西推动绿色发展,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相关做法位列其中。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自2017年以来,山西就展开了对汾河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的治理。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山西,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山西牢记嘱托,奋力作为,做好流域治理文章,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水生态修复治理

进入冬季,汾河沿线的湿地公园,白天鹅、褐马鸡、白鹭、苍鹭各种野生鸟类接踵而至,汾河流域成为越来越多候鸟迁徙转场停歇的“中途岛”,有的候鸟干脆变留鸟,汾河成为它们越冬的新家园,这些飞翔的精灵给冬日的汾河增加了一抹亮色。听流水潺潺、赏晚霞漫天,四季轮回,站在“汾河晚渡”观景平台上远眺,画舫古朴典雅、晋阳桥雄伟绚丽,呈现出一幅河、舫、桥、山浑然一体的秀美画卷。

根据国家公布的监测数据,2022年1月—10月,汾河太原段6个国考断面中,汾河水库、上兰断面为Ⅰ类水,李八沟、迎泽桥断面为Ⅱ类水,韩武村、河底村断面为Ⅲ类水。这是有监测数据记录以来,太原国考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体,标志着汾河太原段水质继2020年6月全部退出劣Ⅴ类以来,又一次质的飞跃。

从2017年至今五年多的时间,我省让汾河实现了“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美好愿景。“这几年在汾河治理方面我们确实是做了很多工作,太原国考断面能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体,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一是大力推动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先后实施了汾东污水处理厂、晋阳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对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推动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全面达到Ⅴ类标准;二是实施九河的综合治理,通过对九河源头区的水土保持、河道治理以及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等系列工作,九河已全面消除了黑臭水体;三是大力实施生态护岸改造、人工湿地等生态化的治理工程,进一步促进了汾河太原段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处处长赵亮说。

进入“十四五”时期,汾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进入了彻底根治污染顽疾,全面推动水生态治理的新阶段,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实施汾河流域大保护、大修复、大治理工程,明确到2025年,汾河流域21个国考段面要全面实现Ⅲ类及以上的优良水体,以高标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全流域综合治理

从空中俯瞰,宁武汾河湿地公园犹如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这里植被丰富,有红色的枫叶、黄色的落叶松,汾河水犹如一条玉带穿过。

宁武是汾河的发源地,汾河水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东寨镇楼子山下水母洞,清澈的汾河水从洞口源源不断地流出,站在岸边可以看到水底的鹅卵石粒粒可辨,清澈见底。从这里开始,汾河流经宁武县境内一共42公里,最终从潘家湾流出宁武。为了保护母亲河的源头,更好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当地展开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太原市汾河中游百公里示范区建设项目,北起汾河三期末端2号闸,南至介休义棠镇文峪河入汾口,全长97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湿地6800亩,有效改善汾河水环境和两岸生态,为把汾河打造成水利长廊、文旅长廊、生态长廊作出先行示范。

在汾河下游,针对汾河湿地进行的生态修复和治理从未停止,多年来万荣县加强植树造林、建设人工生态湿地,种植水草,自然降解水中污染,水质得到不断提升。

山西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工作,以河源保护修复、河流生态化恢复、两岸绿化为核心,实施汾河上游综合治理、汾河中游百公里示范区和汾河下游水系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

2022年12月13日,联合国对全球10项开创性工作进行了表彰,颁授“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奖项,中国的山水工程位列其中,这中间就包括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一共有81个项目,现在已经全部完工,进入了验收阶段。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处长曾波介绍,汾河中上游山水项目的亮点:一是项目类型多样化,主要包括河流水系及水生态保护恢复、造林绿化治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用地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六大类,是以流域为修复治理单元,实现了生态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